蒋晟个展预告:八万四千年

作为雕塑家的蒋晟面临一个困难的问题:如何用当代造像,回应信仰在今天的面貌。

 

佛像有“法、报、化”三身之说。

“水”为例,在分子乃至量子层面,水的本性不可得,是为法身,水作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以其不同形态,形成了我们对“水”这一物质的内在观念,为报身;而水作为一条河、一杯水或一片云,在我们经验中形成的感知物,则是其化身。艺术家要做的工作,则是尽力从“法”中领会,从“报”出发,创作“化”身。

 

以蒋晟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工作是创造一个“信仰的通道”,让我们非常有限的感官,可以触摸到神圣的灵光一瞥。

 

现在,他即将进入西藏的众神殿,千百万亿本尊,如恒河沙数,他要如何为之赋形,且是今天的面貌?

 

对艺术的前卫而言,抽象是一种形式革命,近百年前已经开始发生。首先是在绘画。画家们开始思考绘画的“形式品质”:色域、线条、平面性、拒绝叙事性,让绘画的形式质量可以自证。蒋晟的作品中在发生类似的事情:剥离了彩绘、璎珞、视觉上过度的装饰,使用高纯度的颜色和性质迥异的材料,让物质自身的属性参与精神性的表达。

 

在观念和潮流更迭、“装置”和雕塑边界模糊、雕塑家身体介入和身体参与越发流行的当下,蒋晟依旧保持着作为佛教徒的内敛和自省,像他的父辈们一样,推敲每一根线条,“给佛一个人间的身体”,尽量消除作品中的“我”。

 

以这件76公分高的莲花生大师造像为例,艺术家在仔细研习藏地莲师造像脉络后,决定以红色琉璃回应宁玛派传统,颜色和材质的纯度,呈现出了“莲花生”具有精神强度的,超越尘世的存在。展览中另外两件与莲师传承相关的作品:龙钦巴尊者坐像及贝诺扎纳尊者造像,亦继承这种形式品质,同时也回应了吉本岗与莲花生之间的渊源。

 

在考虑展览正中心的这尊作品时,艺术家遇到更大的挑战。这是来自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委任:始建于19世纪中叶的吉崩岗拉康,是拉萨现存唯一立体坛城结构古建筑,象征着藏民族对宇宙和生命缘起的礼赞。历史上,这座建筑曾经作为宗教结界,用以抵御外敌入侵,也曾作为粮仓、因而保留下高水准的清代壁画。150年前,在这座建筑中心,人们举目仰望的,正是一座弥勒造像 ,达23掌加8指宽之高度。造像已湮没在历史洪流中,唯独留下信仰曾经存在的气息,鼓舞艺术家呈现信仰,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想象。

 

弥勒是现在时的菩萨,以及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其造像传统源远流长。自此信仰传入中国以来,从晋朝开始,先后经历交脚、双足垂立、以及结跏趺坐乃至倚坐等姿态。根据《弥勒上生经》,这位未来佛正在兜率天讲经说法,要经历四千岁(人间56亿年)后,降临婆娑世界,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成佛,为天人众生说法。届时,人类寿命将达“八万四千年”。

 

这个数字是一个比喻,以其不可思议之宽广,呈现净土世界之美好。蒋晟想象这一日,未来佛降临,如经中所说:“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千百日”。这尊造像也与我们过去近两千年来看到的不同:他已经起身,正向我们走来。

 

与阿弥陀佛净土信仰不同的是,弥勒预言的净土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这个世界。弥勒信仰也不离人间,相信众生可以依靠自己力量净化世界,因而也尤其具有积极的世间意义。与其说蒋晟塑造的是“未来佛”,不如说是“未来人”。以黄铜这种传统雕塑材料,艺术家呈现出一种轻盈、上升的形式质感。这一“化身”呈现了世俗中的人类仍想作为精神存在的努力,也是每一位行者的终极愿景。

 

蒋晟|八万四千年

Jiang Sheng84000

 

策展人:盛立宇

Curator: Dr. Sheng Liyu

 

展陈设计:驭韶

Exhibition Design: DLX

 

视觉设计:姜傎微

Visual Design: Jiang Shenwei

 

主办机构:吉本岗艺术中心蒋家班

Host Organization: Jebum-Gang Art Center, The JIANGS

 

特別支持:醍醐、DIX驭韶照明设计、慎微、神芳、抖音艺术地球第三级

Sponsors: Tihho, DLX Lighting Design, IN THE MICRO, Chan Fang, Douyin Art, The Third Pole of the Earth

 

展期:2023.6.30-2023.9.17

Date: 06/30/2023-09/07/2023

 

地点:拉萨市小昭寺路/北京中路交叉口东北侧吉本岗艺术中心

Location: Jebum-Gang Art Center, Northeast side of the intersection of Xiao Zhao Si Road and Beijing Middle Road, Lhasa City, China

蒋晟个展预告:敞开的平原

蒋晟个展将于2022年9月17日在阿那亚·金山岭上院启幕。

本次展览的名称源于邱阳·创巴仁波切的开示:

“假定有一处敞开的平原,无山无树,完全敞开,就像一片没有任何特征的单调的沙漠,而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非常单纯和原始。然而,有一个太阳照耀,以致有光有色,有沙漠的纹理质地,此外,还有能量活力,感觉能量活力穿梭于天地之间,如此继续发展下去。后来,不知为何,有人突然注意到这一切,这好像是沙漠中有一粒沙伸出脖子,开始环顾四周。我们就是那粒沙,有了与沙漠分离的想法。”

 

这一段描写了我们清明、单纯、充满力量的本来面目在有了意识的参与之后,而产生了分离。作为一位以古典传统为根基的艺术家,这段话亦是蒋晟在近年创作中反复经历的精微感受:对造像塑造的熟练反向带来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无意识,这种本由众多经验导向构成的无意识使之回归于内心的敞开,始于一尊尊造像的分离经验,又在某些时刻有如风中的沙粒回落到沙漠,使得所创作的作品呈现出另外一种敞开不受拘束的表达。

 

展览将展出14尊造像作品及7件浮雕作品,以及间筑设计为本次展览设计的户外装置作品“幡”——装置缘起于藏地常见的“经幡”,使用夏布、铝杆为媒材,内藏风铃,其随着建筑与山体向东、西、南三个方向伸展,呼应至山谷对面的野长城,“轻”与“隐”和地景式建筑上院的“重”与“显”相互补充,以视觉及听觉的存在轨迹,引领人们走向展览所处之地,为访客带来庇护。

 

金山岭上院面对着秦朝遗留下来的长城遗迹,在北方山野的环绕之中,伴随着户外装置的指引,使得雕塑作品所指向的信仰、历史、自然成为某种互文与暗合的事物,观者亦不囿于任何形式的观看,一切的想象都将由艺术家的展览在此开启,由个人经验发生,最终愿能回落到无碍的敞开。     

蒋晟个展:敞开的平原

Jiang Sheng:BEING IN THE OPEN FIELD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7日-2023年5月31日

Exhibition Time: September 17, 2022— May 31, 2023

展览地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阿那亚· 金山岭上院

Location: Aranya·Jin Shan Ling The Upper-Cloister in Golden Mountain

Luanping County,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展览策划

CURATION

蒋家班

THE JIANGS

展览装置设计

SPATIAL INSTALLATION

间筑设计

TEAM_BLDG

照明设计

LIGHTING

DLX 驭韶照明

展架设计

DISPLAY SHELF DESIGN

Order Studio

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

姜慎微

Jiang Shenwei

摄影

PHOTOGRAPHY

许晓东

Xu Xiaodong

CG制作

CG PRODUCTIONS

王笑恒×TechsonMedia

支持机构

SUPPORT BY

阿那亚

Aranya


蒋家班 | Design Miami/Podium x Shanghai 2021

雕塑家蒋晟受邀在首届 Design Miami/ Podium x Shanghai 呈现其2021最新作品《八万四千年》。

首届 Design Miami/ Podium x Shanghai 于 2021 年 11 月 4 日至 14 日落地外滩源壹号。本届博览会汇聚来自全球 34 家顶尖收藏级设计艺廊与设计工作室参展,以“物感——设计的艺术”为主题呈现从 20 世纪到当代艺术大师们的收藏级设计珍品。

《八万四千年》背后的符征与未来相关,作品意指人类增寿至八万四千岁时,即为弥勒尊佛降临之时,是大地、原野、河流、森林、动物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总体性升华,在佛法中,这是一个新纪元时代,是一个既有反思又有重启与创造的时代。在现实中,八万四千年之际,人类活动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人类应当以何因缘迎接弥勒尊佛的下世?与其说这代表着我们对自身行为与未来世界由因及果的思考,毋宁说这是对人类现代性在某个神谕时刻里,一次深彻完全的辩证性思考。

以下为对谈内容:

Design Miami/:
你觉得佛造像艺术的创作,与通常的人形雕塑创作,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蒋晟:
似乎许多历史中有名的人形雕塑都有一个跟信仰故事有关的背景为依托,佛造像虽亦如此,但更具东方文化性。西方人和东方人对身体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我之前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在于“藏”(根据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但当我多次接触喜马拉雅文化,发现有一种“性感”在这种文化里显露出来,这种“性感”很微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裸露,即性感又神圣,这让我想起古希腊雕像,但又有不同,因为这种裸露仍有“藏”的韵味。今年我决定创作一些雕塑,来收纳脑袋里这些模糊的感觉。

Design Miami/:
当我们讨论“造像”艺术(即从一个原本处于混沌状态的物质体,赋予或浮现出形体),对你而言,这个创作过程中“形象”的浮现与确立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蒋晟:
是一个从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我的作品基本都是这样,先对一种感觉着迷,因为模糊产生了美感,再深入体认,随着时间的修正,落实到作品上,只剩很小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像一个沙漏,漏完再倒回去继续漏,这个形容有些抽象,但就目前能想到的形容来说,感觉比较准确了。

Design Miami/:
这次感谢能够邀请到你为Design Miami/Podium Shanghai 创作这件特定场域的全新作品,在这次的创作中,你做了哪些新的尝试和探索?

蒋晟:
其实这件作品的最初的缘起是受醍醐艺术中心委托,为拉萨吉本岗创作一尊弥勒菩萨,当时收到展览邀请后,我觉得把弥勒菩萨带到这次特定的展览场域中,是一种“时空交错”,我希望打破观众对那个历史建筑的“时间感”,让来自未来的佛像能到现世旅行。弥勒本是未来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他于何处降临、何种身姿降临,是宗教意义上的认知和想象,而我希望以自己的塑造方法去打破原有认知,呈现合理又矛盾的想象。

Design Miami/:
你的造像作品,走出了传统的宗教场域,能够呈现于当代城市人的日常生活空间之中。然而,你怎么看待这个时代的“神圣性”?

蒋晟:

在中国,这个时代很复杂,有太多多余的东西存在,所以好像相对纯粹一点的东西就带有“神性”了。我觉得这个时代的神圣性也体现在这里——“相对神性”,它虽然阻碍了大部分人们去探索真正的真理,但也从相反的方向让人们看到什么不是真正的真理,而且让更多的方法得到尝试和验证。总体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清醒的过程,在八万四千年后,这个过程可能才会结束吧。

蔣家班 | 花開惠客·散華獻花 Special Floral Exhibition


限時展覽


Harpers Floral x 極樂場


花為「華」,花散於壇場四周亦稱「散華」,佛前供花,奉施香華,外可得妙相莊嚴,內可修養身心。
此次展覽將分為室內與戶外兩個部分,運用銀合歡豆莢、吊米與紅黎、葡萄藤等花材,致以草木潔凈表達,供養於極樂之地,並通過植物趣意,照見極樂之美。願觀者在觀看其變化無常中,可體察個中微妙。


開放時間:
10AM - 5PM
2021/12/04 - 2021/12/09


地址:
廈門市湖裏區華昌路125號
聯發東南天地F區極樂場


蔣家班 | 花開惠客·Chance upon Blossom 極樂場試開放

花開惠客·Chance upon Blossom 

蒋家班極樂場The Field于2021年9月8日起試開放


仅限预约观展


【预约客服】TheFieldxm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am-12:00pm
14:00pm-17:00pm
【停止入馆时间】16:00pm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华昌路125号联发东南天地F区极乐场The Field

注:严禁商拍,作品稀珍,还请恭敬礼让,感谢配合。

 

蔣家班 | JINGART藝覽北京預告

漣漪
RIPPLES

細微的心理活動,意為漣漪,在水中可窺見一斑。
Ripples resemble subtle mental activities. We can sense such resemblance through water.

雨中的漣漪,繁星閃爍,各爭光輝;風中的漣漪,可見水波紋之復雜變化,周而復始卻秩序非常;魚躍的漣漪,是漣漪中深遠、無窮無盡的形態。
When it rains, we see ripples shining their splendor like twinkling stars; when the wind is blowing, we see ripples demonstrating their complexity and vicissitudes time and again, whereas in a well-ordered manner; and in the case of a fish leaping out of water, we see ripples telling their profoundness and everlastingness.

蔣晟於2020年的作品白玉旃檀佛立像,其形製亦來自漣漪。旃檀佛緣於彼時工匠在觀察佛陀的形象時,發現佛全身散發出金色光芒,無法正視,只好看著河裏倒影進行雕刻,水波粼粼,造成了工匠的錯覺,於是旃檀佛身上的袈裟滿布波浪紋衣褶。
Inspired by ripples, Jiang Sheng added this element in his work, White Jade Standing Sakyamuni, sculptured in 2020. The legend goes that the craftsman failed to lay eyes on the Buddha when he was observing the Buddhist image due to the golden radiance around the Buddha. Hence he had no choice but to engrave the Buddhist statue according to the reflection in the river. The artisan confused the crystal ripples on the water and folds on the kasaya, hence having the kasaya on the Buddha full of wavy ripples.

延續歷史上第一尊佛像——旃檀佛的意象,蔣家班於藝覽北京帶來主題為“漣漪”的展覽與續作,本展覽由間築建築事務所聯合呈現,意圖表現那些無法“正視”的佛,在雕塑家蔣晟的雙手下,呈現出佛像的種種全新視覺。
To carry forward the image of the first Buddhist statue of Sakyamuni, Jiangjiaban will give a work exhibition entitled “Ripples” at JINGART. 
The exhibition, co-curated with TEAM_BLDG,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Buddha that we cannot cast our eyes on. Through the ingenious hands of sculptor Jiang, we try to render brand new depictions of the Buddha.


蔣家班|藝覽北京
JIANGJIABAN | 2021 JINGART

地址 ADDRESS
北京展覽館-西直門外大街135號
BEIJING EXIBITION CENTER
135 XIZHIMEN OUTER STREET

展期 DATE
2021/06/10-06/13

尊貴藏家預覽|僅限邀請函
COLLECTORS PREVIEW|BY INVITATION ONLY
2021/06/10 星期四 THURSDAY 14:00 - 20:00
2021/06/11 星期五 FRIDAY 13:00 - 20:00

公眾日 PUBLIC DAYS
2021/06/12 星期六 SATURDAY 11:00 - 18:00
2021/06/13 星期日 SUNDAY 11:00 - 18:00

展位 BOOTH
B25

展場設計|間築設計
SET DESIGN|TEAM_BLOG


蔣晟個展:空房間VOID

蔣晟全新個展「空房間」的命題最初來源於蔣晟在創作佛學題材上重重受阻的經歷。宗教的身份在現代科學與資本橫行的體系下在夾層中顯得略微尷尬,並且不斷地產生誤讀,誤讀引發更多的距離。然而褪去宗教外殼,其剩下的是什麽?如同僧侶離開後的大殿,法事畢,再無念經唱誦,卻遺留了不可明說的氣場。我們所感應到的,是否是真實存在之物?

蔣晟是一個身份特殊的創作者。他是壹名佛教徒,這個精神信仰是他創作的基石以及本源。他為佛造像,把自己放在壹種服務的身份,完整地恪守歷史、文化、風俗方方面面的參照。他是一名雕塑家,用專業的技法融合對於佛學這個類目的藝術性理解將「佛」這個對象塑造成屬於這個時代的樣子。因一切事物需要當下性,如此它們才能流動,才能轉化繼而延續。這是他身體力行實踐與推動自我信仰發展的方法。

一直以來,他致力於漢傳佛像的塑造。他們大多慈眉善目,在蔣晟行雲流水的雕刻下給予無論有無信仰的人心生祥和之感。「空房間」是藝術家創作與精神旅途上的轉折點,他在因緣際會下將心力投向藏傳佛教這個更為神秘令人敬畏的宗派。藏傳佛教制式流派多樣,有著錯綜復雜的說法,視覺語言玲瑯滿目又時常令人費解,諸如法器中充斥著頭蓋骨、骷髏,弓箭等尖銳炙烈的符號,佛的面貌也多沖擊震懾。然而其背後的實質緣由往往難以追根溯源,鮮少有被佐證的公開資料,以至於經常搜索到一半便如同進了死胡同再也無法繼續下去。每當問到深處,也總有壹種「多問無用,做便是了」的回答,好像這只是屬於某個密法奧秘內傳的細語。

在前往藏區的旅途中,我亦驚訝地發現,即使是在地信眾也並不壹定知曉個中原因,然而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相信並且履行著教法。這種明明不可知,卻堅守著不由分說的虔誠心境,就是一種令人震撼的信仰之力。這其中不可忽視的純粹與質樸,現代社會人相形見絀。我們熱衷於刨根問底、挖掘意義、賦予標簽,最好一切都戳上辯證精神。我們不容他人質疑地保護著自我的意識,需要為一切找到答案,卻很少選擇拋開思考的禁錮,在當下履行。而藏族民眾們,可以跋山涉水八日,只為前往佛學院參加一場慶典,他們並不會問是否值得,而只是知道目標在那裏,這個目標需被做到。自我認同這件事,

在這個名為「空」的房間內有著許多「滿溢而出」的元素。藝術家常用琉璃材質,原本多為通透明澄,此次卻以高飽和度的實心色調呈現。唯一一尊保有通透性的琉璃藥師佛為,隨機撒入的銅粉在燒制到1200度下由於高溫變色轉為絢爛的藍色,藥師佛的身體中猶如有著宇宙的脈絡。

蔣晟延續與好友Ian Hylton的合作,於展場創作大型花藝裝置。後者受前者的西藏旅途中的所攝影像所啟發——由於物資貧瘠的原因,當地信眾好用塑料假花供養諸佛。甚至將它們插種在路邊的野草地裏,無機的人工造物,發散出鮮艷的生生不息。Ian Hylton重新審視日常中並未得到自己認可的素材,在人為加工後發現其嶄新之美。

間築設計所構建的「空房間」展場,如同一個無始無終的循環階梯。設計師肖磊在最大限度下利用空間的高低落差錯落進行搭建,意圖給予觀者仰視、俯視、平視的多種觀感。觀者身在其中不知何物,躍於圖景豁然開朗。他們即是凝視這個空房間的觀眾,行走於其中又切換為演員增添壹重景致,填滿與抽離交織進行。

每到「空」之處,必先其「有」。「有」散了場,留下氣,形成「空」新的樣子,而這是任何附加之力所無法抹去。

榮幸獲得DAZZLE FASHION作為此次展覽的支持機構,以及攝影師於聰先生為此次作品創作影像。感恩創作不斷成就新的美好因緣。


——聞清,執行策展人



The proposition of Jiang Sheng’s new solo exhibition “VOID” wa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while conceiving Buddhist themes. Religion is in a slightly awkward situation under the system of modern science and excessive pursuit of capital. It is constantly misunderstood, and such misinterpretation makes it more distant to the public. However, what on earth it is after removing the “skin” of religion? Just like what we have experienced at a temple. The monks left the hall and after the religious rites, there was no more chanting, but we could still perceive an indescribable solemnity. Is such sense of majesty real?

 

Jiang Sheng is a creator with special identities. He is a Buddhist, and this spiritual faith is the cornerstone and origin of his creation. While making Buddha statues, he holds the philosophy that he is serving Buddhism, and he should thoroughly adhere to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eligion, including history, culture and customs. He is a sculptor, who combines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with his artistic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m to shape the image of the “Buddha” in a modern appearance. All the things need the property of being present, so that they can circulate, to be transformed and passed on. This is his way to practic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lf-belief.

 

Jiang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shaping of Chinese Buddha statues. With his adept carving, most of them have abenignant look and give a sense of infinite peace to no matter the viewer is a Buddhist or not. The “VOID” i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artist’s journey of creation and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he has devoted his efforts to Tibetan Buddhism, a more mysterious and awe-inspiring sect. In the Tibetan Buddhism, there are diverse schools and intricate sayings with rich while sometimes puzzling visual language. For instance, skulls, bows and arrows, which are sharp and thrilling elements, are often used as Buddhist ritual instrument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Buddha is often fearsome and frightening to some extent. However,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trace the underlying reason behind such phenomenon.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based public information, so that we often have no choice but to stop tracking down the origin just like entering a dead end. Whenever being asked for specific details and origins, the answer is always “just do it and ask no questions”, as if this is a whisper belonging to a secret sect.

 

On my journey to Tibet,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even the local believers did not exactly know the reason, but they chose to believe and fulfill the doctrine without hesitation. Such sincerity and persiste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knowing the religion thoroughly tells a shocking power of faith. With the pureness and simplicity within them, which we can hardly ignore, the local believers definitely outshine modern people. We are passionate about inquiring into every detail of an event, finding out its meanings, and labeling it. We prefer everything to be dialectical. We cannot be questioned by others and spare no effort to protect our self-consciousness, and want to find the answer to everything. However, we seldom choose to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imprisonment of thinking so as to fulfill ourselves at the moment. On the contrary, the Tibetan people can travel across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for eight days, just for a celebration at the Buddhist College. Without asking if it is worth doing, they just know where the goal is and try their best to achieve it.

 

In this room called “void”, there are many “overflowing” elements. The artist usually use transparent and clear glass as the material, but this time the Buddha statues are presented by the colored glaze of highly-saturated colors. The specially designed statue of Bhaisajyaguru is the only one to maintain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glass, with the randomly sprinkled copper powder turning into gorgeous blue after being burnt at 1200 Celsius degrees, looking as if that the  Buddha has cosmical veins in his body.

 

Jiang Sheng continued his collaboration with his friend Ian Hylton to create a large-scale floral installation at the exhibition site. The latter was inspired by the photographs taken by Jiang during his journey to Tibet, where local believers used plastic fake flowers to worship the Buddha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supplies, and they even inserted these fake ones beside the roadside weeds. The inorganic artificial creation gives off its ceaseless and enormous vitality. Ian Hylton reevaluated everyday materials that were not recognized by him before and discovered their beauty in a novel perspective after artificial processing.

 

The exhibition space for “VOID” built by TEAM_BLDG is like an incessant circular ladder. The designer Xiao Lei makes the most of the vertical drop of the space to offer the viewer a variety of viewing angles so that they may look up or look down to the Buddha statues or look them at eye level. The viewers do not know what it is when they are in the space, but they will have a panorama view right away once looking at the picture. They are the audience while gazing at the void, and they are also actors and actresses who add a view for the space while walking in it, making the space a juxtaposed scene of people walking in and stepping out.

 

Every “void” place must be filled with the “existence” before. After the “existence” is away from the place, it leaves its mark, which in turn refreshes the “void” place with an unerasable force.

 

It is an honor to have DAZZLE FASHION as the sponsor for the exhibition, as well as photographer Mr. Yu Cong to take photos for the works. We appreciate that our creation brings more and more wonderful connections.



Wenqing Jiang,
EXECUTIVE CURATOR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蔣家班 | 極樂場榮獲2020世界建築節年度優秀作品

本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一家铝厂旧址内,建筑原本为厂区浴室。

2019年,在铝厂被改造成为创意办公园区后,该建筑也得到部分修缮。

佛像艺术家蒋晟與间筑设计将该建筑改造为蔣家班全新的工作室和展览空间,名为“极乐场”。

並於2020年榮獲世界建築節年度優秀作品獎。

蔣家班《造像卷宗》電子版開放下載

「卷宗」是蔣家班佛造像產品手冊策劃與視覺部分的核心,我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手冊,可以了解到蔣家班為佛造像的殷重心與嚴謹的專業性。「卷宗」圖文並茂,突破時間與空間場域,更全面地感受造像的細節、創作過程。


制作這份卷宗,希望分享給一直在支持蔣家班的藏家朋友們,讓他們了解蔣家班對待佛像以及佛像歷史資料的態度。同時,也分享給我周圍的建築師,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建築作品裏供奉佛像,以推動「當代佛造像空間」的可能性。


点击下载

「蔣晟個展:極樂」榮獲德國 ICONIC AWARDS 2019

德國ICONIC AWARDS 2019 正式揭曉獲獎名單。由蔣家班策劃,間築建築設計的“蔣晟個展:極樂”榮獲其INTERIOR 類別 Selection。我們將受邀於2019年10月7日參加在慕尼黑現代藝術館舉辦的年度頒獎典禮。

「蔣晟個展:極樂」入圍INSIDE世界室內設計節(INSIDE World Festival of Interiors)

蒋家班造琉璃藥師佛像落成上海法華學問寺

法華學問寺「琉璃光殿」千八百尊藥師琉璃光佛供奉安裝已近尾聲。一座揉傳統與現代,宗教與藝術,神聖明淨的精美的「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結跏趺坐於須彌台上,右手結說法印,威儀莊嚴,將會有許多沿著木廊朝山觀蓮的信眾訪客,每每停下腳步,虔敬合十禮拜,成為「都市山林」獨特的寧靜景象。

 

法華學問寺入寺须知

周一至周五為本寺內修時間,概不接待旅游觀光、燒香客。

例行開放參拝日:

每逢佛菩隆聖誕、成道日。

每月初一、十五、週六、週曰。

開放時間:

上午700—下午1500


法华学问寺简介

法华学问寺新创于2000年。开山以来正值浦东市政大兴、世博张举之时,寺院亦屡更地址,转如飞蓬。几经曲折,2004年左右方落定临浦佳地,毗邻中环上中路隧道入口,遂因地制宜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六年以来,在总体蓝图不变的基础上,法华学问寺对许多细节进行了订补。在缁素共同发心下,经过筚路蓝缕的建设,现其前院已经规模粲然,并作为上海佛教界世博接待处之一于201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如今金堂雄临于广场,掩映中环绿荫之间,其风格自和而不同矣。


教宗:天台宗

寺庙类型:学问寺

住持:上大下熙法师(号观堂)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西路399号

NOWNESS现在 | 第一批90後正在為佛造像

農歷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的誕辰日。《放大工作室》跟隨蔣家班創始人蔣晟的日常節奏,走進他的“佛系”生活,采訪並錄制了以“佛系青年”為主題的采訪報道。

“我希望能夠建造一間造佛像的寺廟。”這是蔣晟一直以來的夢想,也是“蔣家班”為之努力的方向。


制片人 / Shaway Yeh 
监制 / Yaohui 
导演、摄影 / Fanqing
执行编辑 / Difan
后期 /  Fanqing、Chenglin
撰文 / Chuyu
编辑 / Wanyee


原文链接点击此处

视频链接点击此处


NOWNESS现在

NOWNESS集萃全球顶尖的创意短片,注意发掘叙事中的独特创意和体验,拥抱日常点滴中的新奇与不凡。



展覽預告|蔣晟:極樂INFLORESCENCE

日期:2019/01/25-02/28
時間:10:00-18:00 (周一閉館)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太湖大道999號寒山美術館

主辦方:寒山美術館、蔣家班
支持單位:蘇州高新文旅集團有限公司
展場設計:間築設計

JIANG SHENG presents INFLORESCENCE
Date : 2019/01/25-02/28
Open Hours : Tuesday to Sunday 10:00-18:00
Address : Suzhou Hanshan Art Museum NO.999 Taihu Avenue,SND,Suzhou,Jiangsu,China  

Host : Han Shan Art Museum , Jiang Jiaban
Support : SND Cultural & Tourism Group

Set Design : TEAM_BLDG


详情请点击此处

蔣家班将参加北京JINGART特別項目

策展機構 Curator : 蔣家班
花藝設計 Floral Installation : Ian Hylton
展場設計 Set Design : 李毅浩

尊貴藏家預覽 Collectors Preview :
2019.5.30 14:00-20:00
2019.5.31 13:00-20:00
(僅限邀請)

公众日 Public Days :
2019.6.1 11:00-17:00
2019.6.2 11:00-17:00

地址 Address : 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5號 北京展覽館
Beijing Exbition Center, No.135 Xi Zhi Men Outer Street, Xi Che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展位 Booth : S05

关于艺览北京 
JINGART艺览北京成立於2018年,由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團隊親力打造,每年5月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之都——北京舉行。JINGART艺览北京聚焦現當代藝術設計,涵蓋東西方文化精品;匯集畫廊、藝術家、藝術機構,全面構築一個立足北京聯接全球的藝術交流平臺。 JINGART艺览北京榮譽入選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支持項目,全力扶持中國藝術的繁榮發展。

相信的模樣|蔣晟琉璃佛造像展預告

【相信的模样】蒋晟琉璃佛造像展
@tittot space
日期:2017/06 / 22-07 / 31
时间:10:30-19:30 
无休日,免费入场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三段142号
电话:(02)7717-9256
#相信的模样fb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tittotBelief/#
相信的模样官方网站
https://www.tittot.com/news/2017tittotBelief/

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的艺术风格与宗教信念
这个时空下,神与佛的模样为何?

佛像,不只是宗教的象征,更是艺术,信念的传承。
对传统佛像有着信念的艺术家,对文化传承有着信念的琉园,
双方可以激荡出怎么样的思维与观照

2017年年,琉园首度与当代青年艺术家蒋晟合作
以琉璃的澄与静,诠释出文化的模样。

艺术家以遵循汉式多元化的塑造方式为佛造像,
融合传统佛像雕塑方式与现代美学,
每一尊佛像散发出内敛,沉静的气质,
为当代的佛像雕塑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特别展 
【我的 信仰法师】蒋生玻璃佛像
@tittot空间
日期:2017/06 / 22-2017 / 07/31
开放时间:10:30-19:30
免费入场
电话:+ 886-2-7717-9256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仁爱路3号3
楼facebook funs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ittotBelief/
官网
https://www.tittot.com/news/2017tittotBelief/

[信仰形象]江生玻璃佛像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的艺术风格和宗教理想。每个时代神或佛像的形象是什么? 

佛像不仅仅是宗教符号,更重要的是艺术品和信仰遗产。 
那些相信传统佛像的艺术家和相信文化遗产的Tittot在一起工作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和思考? 

2017年,Tittot首次与当代年轻艺术家姜生合作。玻璃的清晰度和静谧解释了文化形象。 

艺术家采用不同的中国方法,创造佛像,并融合传统的佛像雕塑与现代美学。 
每个佛像都放出了保留和平静的品质,开创了当代佛像雕塑的新视野。  

(作品摄影:高崇然/底图摄影:黄臻伟,Lawrence Kao)

鹿野苑The Deer Park|蔣晟佛像雕塑展與Ms.MIN聯展預告

因緣際會之下,蔣晟將與服裝品牌Ms.MIN 、建築師湯建松 、德國鞋履品牌BIRKENSTOCK合作,以佛像作品與服裝並置的形式在上海時裝周期間展出,期望用不同媒介為思想形態增添層次。是借物,對精神價值、生命意義的共同探尋。

“鹿野苑”之名稱典故來源佛陀啟教之處。彼時寺廟概念尚未形成,佛法宣揚於四通開放的花園式場所,這與西方文明以廣場為集會中心的交流模式十分相似。《鹿野苑》便是取意”思想融聚開流之地”。

日期:2017/10/14 - 10/19
時間:10:00-18:00  
地址:上海永年路162號2樓 

觀展請提前預約deerpark@attilaco.cn


展览回顾:请点击此处

蔣晟跨界愛馬仕秀場 | Fast Forward Men極速前行探索時空之旅

4月19日,奇特的愛馬仕太空船,趁著上海的暮色,穿越時空,悄然降臨。愛馬仕男性世界藝術總監Véronique Nichanian以“Fast Forward Men極速前行”為名,2018春夏男裝系列為靈感,創想出壹闋奇妙的時空體驗之旅。

此次走秀,佛像雕塑家蔣晟跨界登上秀臺,參與了一場藝術與時裝的碰撞,也彰顯出愛馬仕對高端生活方式的執著追求。

蔣家班展覽預告|給佛一個世間的身體

——蔣家班佛教造像文獻展(2015-2017)
To Give Buddha a Form On Earth
The Documenta of Jiangjiaban Buddha Statue-making (2015-2017)

策展機構/Curator:蔣家班Jiang Jiaban
展覽開幕/Opening Reception:2017.4.15,10:00am
展覽時間/Date:2017.4.15-4.23 
開館時間/Opening hours:周二-周日,9:00-17:00  (Tue–Sun, 9:00-17:00)
地址/Address: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大學路沙坡尾中華兒女美術館Museum of Chinese Profiles, Sha Po Wei, Daxue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Fujian


“蔣家班佛教造像”工作室由蔣晟於2013年創立。在漢地,家班作為古代佛造像團體的名稱,以姓氏為單位,不同的家班,掌握著不同的造像風格,並以此為繼,促成了漢傳佛教造像以不同的面貌呈現,也隨著歷史的演變,保留了漢傳佛教造像獨特的美學價值。蔣家班工作室是一個基於此歷史淵源為佛造像的團體。我們結合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提供如法的造像,願中國漢傳佛像的藝術價值被更多人認識。

“蔣家班”的佛像是壹種當下的藝術,是對傳統佛像沿襲基礎上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並不是源起一種強烈的藝術沖動,而是根源於“佛像是出於供養的需要”。因此,比起藝術家的自我表達,信眾如何看待和接納是更為必要的考量。佛像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巍峨莊嚴,奉至於石窟或大殿;有的靈巧神秘,匿身於山野或小廟。蔣家班的佛像,是日常的,安好的,既在遠古又可親近。

我們的現場不僅僅只是觀看和接納。觀者可以作出判斷,經歷辯證,這才是在現場的最重要意義。


詳情請見:蔣家班展覽預告|給佛一個世間的身體

蔣家班造永福庵智者大師像

源起

 

2016年4月,上海永福庵發起《永福庵止觀堂智者大師像隨喜緣起文》,全文如下:

 

“瀘上寶山永福庵常住,日誦《法華經》十餘年,感得殊勝法緣,發心新建止觀堂,以供都市人群修習佛法之用。又因毗鄰上海大學之故,常有青年學子前來熏習傳統智慧,體驗禪觀,疏解煩惱。”

 

“今殿堂初成,欲供奉天臺智者大師禪定像一尊,一為緬懷漢傳佛教祖師大德傳燈續火之恩德;二則為青年學子開啟漢傳佛教學修之因緣。有廈門青年造像師蔣晟發心,為永福特塑智祖像一尊,因緣當屬不可思議!”

 

全文請見蔣家班微信公眾號


早稻款太子佛誕生圖

畫家早稻為蔣晟的太子佛所作的畫


群展:印象中国 Les Impressions Chinoises

印象中国

Les Impressions Chinoises

日期/Date:06/02/2017-10/02/2017

时间/Opening hours:10:00-12:30, 14:00-18:00

地点/Address:La Mairie du 6ème arrondissement de Lyon

                    58 rue de Sèze 69006 Lyon




彌勒菩薩聖誕日

蔣家班恭祝大家酉福之年快樂、健康、吉祥如意!

蔣家班、陸海環保 | 海洋固體廢棄物公益行動

對於廈門人來說,海是這座海濱城市的象征。近年來,這片澄凈的海洋因承載了人類過多的欲望而開始變得「汙濁」。從海灘的肆意開發,到不可降解垃圾的過剩,對海域都造成了汙染。

世間種種事物皆逃不過生滅變異,大海靜默著、變幻著,失去了它原有的美貌。作為土生土長的廈門人,蔣晟與廈門陸海環保公司共同發起「海洋固體廢棄物公益行動」——撿拾海洋固體廢棄物,並對其進行清潔再加工,通過技術的凈化,變為可回收塑料品,最終作為原材料,由蔣晟制作成佛像藝術品。

願此環保行動,藉由佛像的重塑,呈現心靈的明凈。



海洋固體廢棄物公益行動詳情:

報名時間

2016.11.25 — 2016.11.30

報名方式

微博私信@蒋家班佛教造像 「姓名+聯系電話」

活動人數

30人

活動時間

2016年12月3日   14:30-16:00

活動地點

廈門香山遊艇會海灘



*活動前一天工作人員將會通知所有參與人員集合的具體時間和地點,請務必留下正確的聯系方式

蔣家班造觀世音菩薩再生像

對於廈門來說,海,是這座海濱城市的象徵。

 

近年來,這片澄淨的海洋因承載了人類過多的欲望而開始變得“污濁”。從海灘的肆意開發,到不可降解垃圾的過剩,對海域都造成了污染。

 

世間種種事物皆逃不過生滅變異,大海靜默著、變幻著,失去了它原有的美貌。作為土生土長的廈門人,蔣晟與廈門陸海環保公司共同發起“海洋固體廢棄物公益活動”——撿拾海洋固體廢棄物,並對其進行清潔再加工,通過技術的淨化,變為可回收塑膠品,最終作為原材料,由蔣晟製作成佛像藝術品。

 

願此環保行動,藉由佛像的重塑,呈現心靈的明淨。


全文請見蔣家班微信公眾號


青策计划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 2016

青策计划2016
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 2016
策展人:轴艺术小组
展期: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2月14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7号厅


蔣家班新品預售 | 湯建松款硬槭木架上佛龕

龕,指供奉神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閣。佛龕設計者湯建松希望建造一個給佛像住的房子,房子裡陽光絢爛,月光清涼。在他看來,傳統的佛龕一方面形式上和現代的空間設計較難相容,內部空間結構也略顯暗澀、神秘;另一方面閩南的佛龕多為壁掛式,安裝後不便移動。因此他根據城市生活者的居住空間尺度,設計了一小一大兩款佛龕,希望安置于現代空間裡能呈現很自然的狀態,而且可以根據供奉人的需求移動位置。佛龕內部空間光線的變化,使得佛像更顯通透精妙。


佛龕設計:湯建松


更多详情请见 蒋家班新品预售|汤建松款硬槭木架上佛龛

网店购买链接:白瓷釋迦牟尼半跏趺坐像連佛龕蒋晟、汤建松款白玉释迦像连佛龛



EPHEMERAL STUDY 3 | SAMUEL YANG 2017SS


時間/Date: 24/09/20164:00—8:00 PM


地址/Adress:VlA FlENO 3 20123 MlLANO



參展者/Presenting:JIANG SHENG 


                           THlBAUT VAN HOOREBEKE


策展人/Curated by:VlCTORlA GENZlNl


                            MARGHERlTA CASTlGLlONl


蒋家班新品 | 山林曦照款太子佛像

供養者:林曦
佛造像:蔣晟
圖片:山林曦照,蔣家班
編輯:洪穎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尼泊爾藍毗尼園中,草木蓊鬱,香氣芬馥,懷胎將滿十月的摩耶夫人于林中緩步悠遊。夫人舉右臂攀牽新枝,此時一位嬰兒從夫人右脅安詳地誕生。三十二相相好莊嚴,身耀金光,各向四方周行七步,步步湧現金色寶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是時一切眾生歡喜踴躍,大地震動,無量瑞相刹時並現;龍王自虛空中注下溫涼雙泉,灌沐太子金身。淨飯王歡喜地為太子取名“悉達多”,意即“一切功德悉皆成就”,太子即是日後的佛陀。


更多详情请见蒋家班新品 | 山林曦照款太子佛像

网店购买链接蒋家班造山林曦照款太子佛像




蔣家班佛教造像私人供奉系列發佈


人從禮佛學會恭敬。


佛像是示現於世間的佛寶,是人們每日瞻仰、禮拜、供奉佛陀的象徵物。供奉佛像是為紀念、恭敬往昔如法修行而成就的大覺者,表達見賢思齊之意。佛教中,關於“佛菩薩造像”擺放的禮法規矩,均出自佛經和古代叢林的歷史傳統。私人空間的佛菩薩像擺放,難以像寺院一樣,每尊佛菩薩像均設置專門的殿堂。家庭可結合實際情況,原則上將佛像置於清靜處即可。

 

此次蔣家班佛教造像私人供奉系列,有別于傳統佛像,較為個人化。不同於以往20-30cm的尺寸,在搭配和尺寸上做了進一步設計,給每一尊佛像加上了底座,佛像本身的高度也隨之調整,讓整體搭配適合在家中、公司或會所,用於私人供奉。四尊佛像均採用德化白瓷材質,搭配硬槭木底座,工藝上,選用新的獨創工藝即所雕塑的佛像裙擺較高,與底座呈90度,突破傳統佛像工藝。

 

詳情請見蔣家班网店






蔣家班榮獲由“國匠榮耀 · 手工藝創新盛會”頒發的“國匠榮耀創新獎”


國匠榮耀 · 中國手工藝創新盛典
Chinese Crafts Innovation Ceremony

時間/Date:2016年5月14日 9:00—18:00
地址/Adress:深圳觀瀾湖(東莞)國際會議中心(東莞市塘廈鎮大林坪路東莞觀瀾湖高爾夫球會內)
主辦單位/Sponser:商界傳媒集團、觀瀾湖集團
承辦單位/Organizer:《中華手工》雜誌、手藝網
學術指導/Academic Advice: 中國藝術研究院手工藝研究所


蔣家班採訪丨造像有無間


此文章轉載于《LOHAS樂活》雜誌,2016年4月刊

記者:顧西瓜

攝影:許曉東

 

 

年輕佛像設計師蔣晟的工作室,在廈門上李的山上 ,無論是空間,還是他所做的事情,好像都已經存在了很久 ,好在雕刻佛像好像也是一件模糊了時間維度的事情 ,這個山中院落沿用了他雕塑家父親的工作室,其中營造處處,但並沒有什麼痕跡,更像是某些因緣之下的空間與產物。

 

蔣晟,90後造像師。2013年在廈門建立雕塑工作室“蔣家班佛教造像”。遵循漢式多元化的塑造方式而為佛造像,並希望借此延續漢傳佛像藝術的可能性。

 

工作室處於半山院落中,作為雕塑家父子的工作室,院子自然少不了各處造景。



 



山中歲月好

 

從蔣晟工作室的陽臺望出去,是大片的樹林。伴隨著林間鳥聲的,還有從樹葉遮蔽的人家院落裡傳出的雞犬之聲。依山的地利有些離群而居的清涼與安靜,而周邊山鄉田園的環境也不失另一種意義上的接地氣。





蔣晟大學一畢業就在父親的工作室中開闢了自己專攻佛像雕刻的工作室,他回來從事這個看起來古老的行業,並沒有經過太多猶豫。工作室裡陳列著他這些年來的作品,各種佛像與他父親的雕塑作品偶爾會交替陳列,倒也沒有違和,聖俗之間無縫銜接,各自相安無事。大部分時候他就待在小小的工作間裡細修佛像,一待就是大半天。

 

在蔣晟的自我身份認定中,他稱自己為“做佛像的”,並把這一職業身份的起源追溯到古代受邀在石窟或寺廟裡為佛造像的人。他的左右手臂上各有一條雕塑時用來作尺度的 20 釐米直線文身,這兩條直線由《造像度量經》中遍佈像身的比例線條而來。希望把造像這件事“做到滿頭白髮”的他,已經開始梳理造像傳統,試探工藝極限,並保留模具、封存粉本。




 



蔣晟工作的地方並不大,工作臺上放著準備精修的造像。

 

 留下信仰的樣貌

 

自古以來,人們試圖通過揣摩神明的樣貌來詮釋信仰。但對蔣晟來說,一尊佛像的樣貌或風格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從來就必需的。創造一種佛像的過程,更像是在表達內在形象。他說佛教發展早期並沒有佛像,而日本寺廟裡的佛像總是處於遠方或是暗處,通常在“不顯現”的狀態,你看不清他們的面目,但是能夠感受到。他通過這些案例,試圖表達佛像在某些時候是一個被“空”掉的存在,沒有定式,也沒有確切的相。


工作室裡陳列著幾年前蔣晟所設計的一系列身形清瘦飄逸、衣紋如瀑布流淌而下的菩薩像。獨特的制式一度成為他的造像語言,在長期缺乏專業設計和開拓鑽研的佛教造像領域,這種氣質的造像無異於是一股清流。蔣晟說這組造像的神情,來自於甘肅某個小博物館的一尊宋代禪定菩薩像。造像的上身很長,頭微微向上仰起,流露出“禪定中的微笑”。他說 :“佛像在當時可能是最美好的人像,在看原作的時候總是會想像當時有那麼一個人存在。”

 

蔣晟歷時三年製作了《流浪的神明》項目。那些曾經被寄託希望、給人以安慰的神像,因為種種變故而被遺棄,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人間遭遇。蔣晟為這些神像作整理、拍攝肖像,並配上文字。在他看來,流浪的神明,也是眾生相。



 



 以慚愧心為佛造像

 

在信仰話題上,蔣晟總是聊得很節制,他更願意分享造像的技藝和過程。然而在造像的時候,他並不完全是“藝術家”,也不完全是“匠人”,而是更接近一個在宗教藝術創作中,完成自我覺知的信徒。

 

這些年蔣晟開始承接一些佛寺空間中的造像項目。就像歷代造像者,總是會把最經典的作品留在寺廟一樣,蔣晟也同樣希望投入於此。他從父親的手中接過廈門南普陀寺的法身佛造像的工作,一步步設計、打樣、確認材質與工藝、反復修整,經過大半年的磨合,到今天仍然還在進行的過程中。在他工作室的陳列區,就有這麼一尊南普陀的毗盧遮那佛。有意思的是,比之過去氣質清雋的造像,多了一層更為寬廣的慈悲,和更具宗教感染力的“莊嚴”。

 

或許一尊能夠調伏人心的佛像,首先呈現的是造像者的狀態。因而無論是源自于佛教徒的自省式謙遜,還是對供養者需求更細膩體會的調柔,都會成為作品氣質的一部分。


二樓工作室分別是展示區、會客區,以及工作室。

 

 有無相生的神明

 

前不久蔣晟與攝影家許曉東、謝少傑出了畫片集《流浪的神明》,這是一本陸續拍攝了三年,由厚重的木片包裝的書籍。在閩南的民間信仰習俗中,常常會有一些因為“不適合”而丟棄的神像。而安置這些神像的場所,通常是寺廟的某個角落。這些曾經給人以安慰的神像,因為各種變故而走下神壇,甚至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人間遭遇。蔣晟以一種不失莊重的方式為這些佛像拍攝肖像,並上配文字。當偏安於洞穴中的一大批破碎神像呈現在眼前時,不由得讓人為這巨大的落差而震撼。


 

 




如果說造像是一種“無中生有”的緣起,那麼“流浪的神明”則是在呈現因緣離散的破敗。有趣的是,這也是蔣晟以一種冷靜、客觀的視角對人與神佛關係的體察。他以“眾生相”來概括這些神像的表情,原本“無相”的神佛,在被賦予形象之後,也像人一樣有著種種變遷。沒有人可以阻擋的“生、住、異、滅”的變化腳步,神像如此,曾經供奉這些神像的眾生更是如此。

 

山中造像者,在瞭解佛像的無常變遷後,逐漸完成他對生滅的解讀。





蔣家班採訪丨蔣晟:流浪的神明


此文章轉載於《生活月刊》第124期“居築之道”

記者:晏禮中

攝影:李冰

 

 

神明被遺棄在那裡,而寄宿在“它們”身上曾經種種的價值觀,最終又流浪去了哪裡?蔣晟覺得自己依舊是那個被選擇的傳遞者,藝術家的自我在眾神面前並不重要,與其說是一項藝術行為,不如說是一場宗教儀式。

 


 


以感受為線索,蔣晟曾不斷觀察一位方丈,看他上法會,日常走路和凝思的樣子。後來他以此經驗製作了一尊水邊的地藏菩薩像

 

 

雨停了,雲層裡似乎投射出一些夕陽的餘光,草叢裡響起蟋蟀的鳴叫,空氣清幽。

 

“它們”在岩壁下。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浩浩蕩蕩。每次上來,蔣晟都會坐在一旁,盯著“它們”看很久。遲遲無法離去。

 

成千上萬,被信眾遺棄的神像,還有唱佛機、香爐、瓶子、畫像、神龕、吊墜等用品散在一旁。

 

四年前第一次見到“它們”時的感受,蔣晟已記不清了。他只記得,當身邊遊客都掏出手機來拍拍照離開後,就只有他留下來。

 

也許是佛像造像者的緣故,蔣晟開始一尊一尊地觀察這些神像。他發現“它們”的製作思路很多都“特別沒道理”,面相樸拙,姿態怪異,有些是關公的形態,卻塑成財神的樣子;有些是觀音的形態,卻塑成了土地公的模樣······顯然沒有標準,都是匠人們憑空想像出的,是他從未想過的思路。

 

每尊神像都被不同的人不同程度地使用過,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但“它們”又都“不夠老”,最多也就幾十年,民間手藝,提不起古玩收藏者的興趣。

 

“它們”從何而來?“它們”是誰?為何有流落至此?

 

出於好奇,他開始有空就上山來,為“它們”拍照、記錄、做研究。

 

只要發現“特別”的神像,他就一尊尊把它們“請出來”,擺放至鄰近的平臺上拍照存檔,然後再恭敬地放回原來的位置。他不知道自己要拍多少,只是想拍。曾經一度,他擔心自己的行為會染上什麼“不好的東西”,但在請示過寺裡的法師後,他相信,形式的東西歸根結底是解決心理的問題,動機若是純正,只需拍攝前合掌祈禱,稟告神明即可。於是,再將神像們“請出來”拍照時,他會加上一句——“打擾了,我要‘請’您出來拍照了,馬上就好······”他為“它們”拍了上千張照片,最後挑選出400多張做了一本書,起名叫做《流浪的神明》。

 

“它們”被遺棄在這裡,而寄宿在“它們”身上曾經種種的價值觀,最終又流浪去了哪裡?蔣晟覺得,自己依舊是那個被選擇的傳遞者。藝術家的自我在眾神面前並不重要,與其說是一項藝術行為,不如說是一場宗教儀式,他只是想通過拍照來記錄這個時代神像使用者的精神面貌。

 

書沒有書號,是他自己出的。像經書一樣用兩塊木板夾著,套了兩個食指寬的橡皮筋,外裹黑布,以眾籌的形式。

 



 


 

蔣晟1990年出生在廈門。父親蔣志強是國內著名的雕塑家,也是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的雕塑系教授。他在廈大附小念小學,廈大附中念中學,家也在廈大裡。

 

廈大與南普陀只隔一條街。然而,在蔣晟童年的記憶裡,從未出現過這座寺廟和這片山。童年的記憶裡,他用竹子做成弓箭去射廈大樹上的楊桃,獨自去海邊壘沙包。

 

童年的記憶裡,父母總在無休止地爭吵。

 

在那些肆無忌憚的謾駡聲中,他的性格越來越叛逆,越來越沉默自閉。上學時要咬著衣領才能走路,睡覺時要咬著枕頭才能入睡,從小學到中學,他基本沒交過什麼聊得來的朋友。

 

父母是在他念中學時離異的。他跟了母親。雖然心疼母親,可他仍舊不聽她的話。母親越是督促他學習,他便越是癡迷於四驅電動車和網吧遊戲。

 

傷心的母親最終在佛門找到了心靈寄託,皈依濟群法師,成為一名佛教居士。在濟群法師創辦的菩提書院裡,母親參禪、學佛、並不時把《金剛經在說什麼?》、《故道白雲》和《人生佛教小叢書》之類的書籍帶回家,推薦給他看。周圍同學是沒人看這些“老人家才看的書”的。也許出於叛逆,也許出於試試看,也許是因為心疼母親,總之,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打開了那些書,一本接著一本,認真地讀了下去。

 

父母的爭吵對他記憶力的損害遠遠超過了旁人的想像。時至今日,需要做的事,他都會立刻記到本子上,以免誤事。而在整個中學階段,他唯一記得的,就是自己愛看母親帶回家的那些佛教書籍。

 

需要記背的東西他都記不住。儘管他理科很好,但文科實在太差。為幫助他考上大學,父親在他高二時,開始教他美術。父親的教法特別,直接讓他做雕塑,而不是像別人那樣從畫素描開始。父親告訴他,學藝術最重要的是理解,而非臨摹。雕塑是用造型去認識人,只要能做出“心中的東西”,任何方法都可以用,吸管也能當工具,技法和工具並不重要。父親的教導既靈活又很嚴格,只要覺得他的像沒塑好,就直接用刮片在泥胎上劃一刀,讓他重做。

 

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儘管父親離開了母親和他,但父親的藝術天賦仍然明明白白地遺傳給了他。雖只學兩年,但他一點就透,上手即有。父親讓他考廈門大學,他去考了,專業第一名。但2008念高考時,他還是去了上海,考了上海視覺藝術院的雕塑系。他對母親說,自己想離開廈門,母親同意了。


 

 


閩南地區的居民深信,神靈的護佑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他們曾結隊在海邊送船,把一尊尊新的神像捧送到將下南洋的親人手裡。逢到祭祖和時年的節日,隔海相望的閩南人點旺香火,來到各自的神明前投遞思念,和對俗世事物的具體請求

 

 

翻過山去便是廈門植物園。遍山的相思樹,鬱鬱蔥蔥,遊人散盡的南普陀,空落而安靜。

 

蔣晟從沒翻過這片山,甚至從未爬過到山頂。儘管南普陀寺不收門票,就在隔壁,但他從小就不來這裡,即便後來從母親推薦的佛學書籍讀出興趣,他仍舊對這裡沒太大的感覺,直到他開始拍攝“它們”。

 

雖是間佛教寺院,但南普陀並不拒絕接納這些被眾生遺棄的神明。一些志願者會定期來這裡分類、整理、將那些破損嚴重的神像移放到附近兩個遊客較少的天然洞窟裡,留下那些品相還算完好的神像在這遊客必經之地,方便人們“請”回家供奉。“請”這裡的神像,無需經過誰的同意,直接“請走”即可。“信仰”在這裡,可以隨意的挑選與取捨。

 

拍過的神像,他都記得。拍的時候在哪裡,現在還在那裡,來山上“請神”的人並不多。有請神需求的人大多都會去商店裡請全新的。被遺棄至此的神像多有破損,在信眾眼中,這些失去“莊嚴感”的神明是“不靈驗的”,因為他們“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也有全新的神像。它們同樣很少被人“請”。因為它們如果“靈驗”就不至於淪落到此。總之,很少有人會來這裡“請神像”,因為它們有“上家人的影子”,有“不好的東西”。

 

“它們”大多被包在報紙裡,用塑膠袋拎上山來。有些人會很匆忙,他們快步走到洞窟邊,將塑膠袋直接拎到檯子上便離開了。但大多數人還是會有個小小的“儀式”。它們會恭敬地打開報紙,將神像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到檯子上,再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地默念幾句告別的話,最後,才一本正經地離開。

 

無論過程快還是慢,他們都會把“它們”送來這裡。雖然不要了,但也不能當垃圾一樣扔掉。雖然不信了,但仍是尊重的。

 


 

 


法師曾為蔣晟解惑,流落山野的朽木神像也好,落坐廳堂的定制佛像也罷,塑造形象並非是神明本身的需要。洗煉內心是保持創作力的方法,對培養恭敬也是一樣

 

 

“它們”曾是閩南人信仰的載體。

 

自從開始拍“它們”,蔣晟也買來大量書籍,著手研究這些“落難神仙”。

 

處處有廟宇,家家供神靈。對閩南人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多神崇拜的開放系統。他們相信世間萬物都有神秘的力量,依靠諸神的護佑,才能躲過未知的浩劫。

 

現在閩南指的是廈門、漳州、泉州三地,這裡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而唐宋時,閩南還只是”閩難“。這裡是山多地少的丘陵地帶,既不利於農耕,也沒有戰略縱深,從來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戰亂或其他原因,歷代先民從富庶的中原遷徙來到這當年的蠻荒之地。

 

丘陵之外是詭異莫測的大海。在沒有機動力的航海時代,出海除了依靠人力,便只能仰望上天。受亞熱帶季風影響,閩南地界始終是颱風多發區。每回颱風乍起,便是生死別離。

 

戰亂、颱風、瘴氣、瘟疫······恐懼與茫然,這些都使得閩南人必須從內心世界裡找到一個可以慰藉的神靈。於是,湄州島的林默娘化身為“海上保護神”媽祖;漳州人吳皋化身為“保生大帝”;英雄賢士們化身成了“開漳聖王”、“三平祖師”、“榕樹公”、“虎獅爺”、“池王爺”······幫組人們化險為夷的歷史人物逐漸被人崇拜,終以神的形象,被供奉到廟宇裡和神龕上,受人朝拜和敬仰。

 

從國內到海外,都有閩南人的影子,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商界和政壇名流,也流淌著閩南人的血脈。閩南人的精明能幹跟“信仰”有多大關係?沒人說得清楚。

 

歲月變幻,時代興替。廟宇神明也此興彼落。民間信仰的多元超出了主流宗教文化的範圍,單一的佛、道、基督、伊斯蘭信仰已不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人們的信仰越來越簡單直白,無外乎名利與平安。那些被認為“靈驗”的神明,繼續接受鼎盛的香火,而那些被判定為“不夠靈驗”的神明則受到冷落,被人遺棄,成為“落難神仙”。

 

老人們過世後,家中的神仙就顯得多餘了。對神仙們來說,這是個尷尬的時代。“它們”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只能等待年輕人將“它們”移去“更合適的地方”。

 

世間萬物都逃不過生滅變遷,神像亦是如此。老一輩延續百年的信仰在年輕人眼裡變成了“過時的傳統”,在全球化的資訊時代裡,“創新與實力”、“機遇與勇氣”這類務實的理念顯然比“求神拜佛”更值得信賴。


 

 



儘管以佛教居士身份在製作佛像,但他在工作時,並不會特別地齋戒、沐浴。信仰、工作與生活,對他來說,都是分開的。

 

父親在外面做當代雕塑,他在裡面做佛像。創作當代雕塑讓人亢奮,而製作佛像則讓人安靜。心不靜,動作協調不好,做出的佛像就不完美,就散發不出神聖的靈氣。

 

他製作佛像,也關心佛像。他去過一些福建的鄉鎮,參觀過一些製作神像的作坊。大多分工細緻,借助機器批量製作,以此謀生的經營者往往沒什麼信仰,粗糙的神像往往不經琢磨,便投入市場。

 

在工作臺上,它們叫“作品”;在作坊裡,它們叫“產品”;在商店裡,它們叫“商品”;在供桌上,它們叫“神明”;而如今在這些岩石下、洞窟裡,它們又該叫什麼呢?“閒置的神像”、“曾經的信仰”還是“流浪的神明”?他說不清。他只知道被人移放至此的神像越來越多,泥塑的、木頭的、塑膠的、陶瓷的、樹脂的、玻璃鋼的······無論它們由什麼材料製成,又製成了何種神明的模樣,它們都像是眾生相,代表著眾生無休止的欲望。

 

眾生的心似乎每一刻都在發生變化,每一刻都離不開祈求和索取。有時候,他懷疑,為什麼信仰在他們這一代被拋棄得如此迅速?是心智的醒悟,還是心靈的迷失?他越是思考這些問題,便越是給不出答案。

 

黃昏又快結束。山間越來越靜,天光越來越暗,山下這座叫“廈門”的旅遊城市,燈火也越來越通明。他喜歡獨坐山崖下,在最後那絲光線離去前冥想。經過一天的污濁,眼前這座擺滿了神像的洞窟或許會突然間開出一扇門、一條通道來,通往神的殿堂。是的,只要金光一閃,“它們”便會打起精神,駕起祥雲,不再是流浪的神明。

 

 




蒋晟的定制佛像起初就在市场上反响不错,他很快把设计和制作分开,以便安心创作。






 



演講:佛造像的口傳技藝



時間/Date:2016年1月16日(六)15:00—17:00

地址/Adress:方所成都店(成都市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

主題/topic:佛造像的口傳技藝

主講人/Speaker:蔣晟

主辦單位/Sponser:方所

/

時間/Date:2016年1月17日(日)15:00—17:00

地址/Adress:方所重慶店(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陽光世紀LG09號)

主題/topic:佛造像的口傳技藝

主講人/Speaker:蔣晟

主辦單位/Sponser:方所

/

時間/Date:2016年4月23日(六)10:00—11:30

地址/Adress: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3廳佛文化論壇

主題/topic:佛造像的口傳技藝

主講人/Speaker:蔣晟

主辦單位/Sponser: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群展:佛心——中國當代名家佛像名寺巡迴展

展期/Date:2015/10/31 — 11/06
地址/Adress:上海市松江區中山中路666號西林禪寺
主辦單位/Sponsor: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城市雕塑文化委員會、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佛教文化藝術協會佛教雕塑研究會、上海名家藝術研究協會雕塑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Co-orgnizer:上海市西林禪寺、啟東市佛教協會
承辦單位/Exhibition Branch:上海心象佛像藝術中心

佛心,乃慈悲之心、解脫之心、覺悟之心。佛心無量,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萬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發乎於心,止乎於心,佛教造像是真正意義上心的藝術。“佛心”中國當代名家佛像名寺巡迴展將於2015年10月31日在上海西林禪寺揭幕,並於10月31日至11月10日首展。集當代藝術家、佛學家之大成者,旨在弘揚入法佛像、展示當代佛教造像的卓越成就、探索佛教造像的入法真諦。

時間安排
祈福儀式:上午9:00-10:00 地點:西林禪寺
巡迴展開幕:上午10:08-11:00 地點:五方佛殿
巡迴展導覽:上午11:10-12:20 地點:五方佛殿
午齋:中午12:30-13:30 地點:西林素齋
佛法論壇:下午14:00-16:00 地點:西林素齋
放生儀式:下午16:00-17:00 地點:西林禪寺


群展:Faith/Freedom/Future-proof

Date:2015/12/4-12/15

Artist:CHEN Tianzhuo,JIANG Sheng,LU Yang,MIAO Ying,TAO Hui,YU Ying

Curators:CUI Qiao,Milia XIN BI,Tomasz AWDZIEJCZYK

Organizer: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Okręg Warszawski Związku Polskich Artystów Plastyków

Co-organizer:China Arts and Entertainment Group(CAEG),Beijing Culture and Art Centre(BCAC),Beijing Contemporary Art Foundation(BCAF)

Support by: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lic of Poland

Special Thanks:AIKE-DELLARCO,Beijing Commune,Long March Space,Ying Space 



 

時間:2015年12月4日-12月15日

 

開幕:2015年12月4日 17:00-19:00

 

地點:波蘭美術家協會華沙分會

 

地址:ul. Mazowiecka 11a,00-052 Warszawa

 

主辦: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波蘭美術家協會華沙分會

 

承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CAEG)、北京人文藝術中心(BCAC)、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

 

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參展藝術家(A-Z):陳天灼、蔣晟、陸揚、苗穎、陶輝、於瀛

 

策展人:崔嶠、畢昕、托馬仕阿維傑克

 

展陳設計:WAI Think Tank

 

特別鳴謝(A-Z):艾可畫廊(上海)、北京公社、長征空間、應空間

 

由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與北京人文藝術中心(BCAC)策劃、承辦的展覽“2015中國當代藝術歐洲行|信仰、自由、永不過時之技術”於2015年12月4日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包括了視頻影像、攝影、書籍、裝置、繪畫、網路作品以及當代唐卡。

 

“信仰/自由/永不過時之技術”在大文化語境中探討當代藝術的精神狀態以及呈現樣貌。展覽通過“信仰與自由——時代精神論”;以及“不過時的技術——媒介管道反思”來考察信仰實踐是如何在當代文化中起作用的。

 

新時代的藝術社會已不存在高度統一的理想,而是強調個性化、創造力與意志力。當代青年藝術家以思考-實踐的創造方式鍛造個人“內核”——他們生活在無可反駁的張力之中,以及相對事物的靈活性之中,處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之中。他們作為當代信仰者,擁有源自內在的自由,是知識與個體行為合一的實際案例。如哲學家卡爾亞斯貝斯(Karl Jaspers)所說,“實現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成了種子——無論其多麼微小,都仍是創造新世界的種子。”

 

由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與北京人文藝術中心(BCAC)策劃、承辦的展覽“2015中國當代藝術歐洲行|信仰、自由、永不過時之技術”於2015年12月4日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包括了視頻影像、攝影、書籍、裝置、繪畫、網路作品以及當代唐卡。

 

“信仰/自由/永不過時之技術”在大文化語境中探討當代藝術的精神狀態以及呈現樣貌。展覽通過“信仰與自由——時代精神論”;以及“不過時的技術——媒介管道反思”來考察信仰實踐是如何在當代文化中起作用的。

 

新時代的藝術社會已不存在高度統一的理想,而是強調個性化、創造力與意志力。當代青年藝術家以思考-實踐的創造方式鍛造個人“內核”——他們生活在無可反駁的張力之中,以及相對事物的靈活性之中,處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之中。他們作為當代信仰者,擁有源自內在的自由,是知識與個體行為合一的實際案例。如哲學家卡爾亞斯貝斯(Karl Jaspers)所說,“實現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成了種子——無論其多麼微小,都仍是創造新世界的種子。”


跨界合作:Travle Around The World 2016 collotion


雲遊2016年春夏秋冬系列

Travle Around The World 2016collotion

 

走秀/Show:16/10/2015 19:00
地址/Adress:上海市盧灣區新天地 太平湖公園 Taipinghu Park,Xintiandi,Luwan District,Shanghai,China

 


蔣家班撰文丨陸卓:給佛一個人間的身體


此文章轉載于《方所文化》2016年1月18日刊

文:陸卓

編輯:彼者

資料來源:方所文化

 

 

初見蔣晟,穿了一件漢唐樣式的黑色短襖,褲子卻是流行的牛仔褲,腳腕處的褲邊收束在一起,像一個微蓬的蓮葉。在他身上,對傳統的堅守和與時尚的感悟,就這樣極其自然地化合在一起。蔣晟身上有很多既對立又統一的地方,這也是在方所創作者現場,許多聆聽者對其身份產生疑惑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蔣晟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佛像雕刻家,他們以自身對佛的理解和對雕刻這種藝術的體認來定義蔣晟。

 

我對蔣晟的理解,大多來自其微博和網上宣介的相關展覽。在印象中,蔣晟是一個跨界藝術家。佛像是蔣晟用來標定自我的符號,以及他與外在世界進行連結的媒介之一。無論是無宗教信仰者還是信仰多元者,都似乎是在以自我的“覺知”經驗來看待蔣晟的作品。作為一種需要被“觀看”的藝術,雕像似乎不可避免存在被誤讀的命運。人們並不滿足對雕像本身的解讀,他們遙想和揣測手造者賦予作品背後的隱喻。許多人似乎希望藝術家的演講,能帶來更多關於作品本身的訊息。

 

他們期望這是一場還本復原的過程。

 

蔣晟一開始就已經暗示,這並不是一場破除譫妄,對藝術作品進行解碼的演講,他將他的的作品置於一個客觀和他者的地位。例如他對自己從藝過程的描述,用詞節制明瞭,無意在語言和情節上進行過多著墨。人們在太多的藝術家傳記中讀到關於藝術家走上藝術道路的描述,那種描述充滿了奇情玄奧的語言,充滿了種種曲折離奇的情節。藝術家的形象往往被神化或異化。要成為藝術家,似乎天然地需要一種隔閡,需要和普羅大眾之間拉出一條溝壑。而蔣晟的演講,一開始就給觀者給了一個平等的位置。這種角色的設定,並不是其刻意為之或經營形象的需要。而是因為其本人,內在的那種朴拙和自然。

 

坦白來講,蔣晟並不是一個善於演講的人。他的語言平鋪直敘,無意鼓噪煽動,去黏合聽眾的情緒。他過於專注和寧靜。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那些關於佛的雕像,常常使人覺得親近的原因。那些佛常常以一種隨常自在的模樣出現,他們安然地享受著這來自人間的身體。雕像者和他的作品在這裡產生了一種奇妙的統一,雕像者意圖拉近神和人之間的距離,而神佛們也不拘一格,以安然日常的形象顯現在作品之中。

 

蔣晟對自己造像過程的描述,更像是一種常識的普及。我為什麼雕像?我如何雕像?我雕出了什麼?他以一個技術的角度來述說解決問題的過程,他考量受眾會如何接納和看待作品,卻從不對觀者如何解讀作品、欣賞作品施加干預。他有一種自覺和克制,似乎認為藝術家應該從不提供關於藝術品正本的資訊,雕像者只陳說“有無相生”的過程。作品化為物象,即存在,如何“觀”、如何“理”、如何“想”,全然在於觀者自己。

 

佛像是一種當下的藝術

 

在方所創作者現場,蔣晟帶給我最大的驚喜是:他作為一個佛教徒的覺悟和一個藝術家的自省,在其身上並沒有造成一種令人緊張的關係。我原以為,蔣晟會通過自己的作品,來宣講自己修行禪悟的過程,來向聽眾闡釋關於信佛的“妙法”。許多宗教藝術家的演講,藝術家們總會自覺地擔當起一種普教的義務。他們常常聲情並茂,在自己的信仰和藝術創作之間穿針引線,描述信仰在創作和人生意義上發揮的神聖作用。在急切和激昂之處,常常將寧靜變成了聒噪。但蔣晟沒有,他有一種自省,用佛法來觀照人生,用藝術來處理作品。他似乎獲得了一種二分法,將信仰的歸信仰,將藝術的給藝術。

 

蔣晟所說的佛像是一種當下的藝術。他的佛像是對傳統佛像沿襲基礎上的再創造,而這種再創造並不是源起一種強烈的藝術衝動。它的根源在於,蔣晟的佛像作品是出於供養的需要。比起藝術家的自我表達,信眾如何看待和接納是更為必要的問題。佛像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巍峨莊嚴,奉至於石窟或大殿;有的靈巧神秘,匿身于山野或小廟。而蔣晟的佛像,是日常的,安好的,既在遠古又可親近。

 

流浪的神明

 

如何使佛成為日常,並進入我們的生活?這需要真切地展示佛像在我們所在的域所,在人間的真實“生活境況”。蔣晟與攝影家許曉東、謝少傑所進行的“流浪的神明”系列藝術活動,尋訪拍攝那些出於各種原因被信眾“遺棄”的神明,展現這些佛像“落魄”、“晦暗”的一面。我們看到那些佛,從一個寶相莊嚴的語境下被剝離出來。有的肢體殘缺,有的破舊不堪,像一群“被侮辱與被折損”的代表。特別是他們在寺院山坳所拍的那個照片,數百上千的殘破佛像擠擠挨挨在一起。一種荒涼,一種龐大的寂寞感立時洶湧而來。

 

我不知道,蔣晟他們面對這個景象時,當下是怎樣一種感受,但是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一種佛法所說的“無常”。在某些方面,這些佛像也與人一樣有著“生、住、異、滅”的命運。他們曾被跪拜奉養,現今卻也走上顛沛流離的路途。比起先前供養和瞻仰時的佛,現今的佛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更近。倒不是因為折損,我們便尋求到了一種與佛共生的平等地位。而是佛棄置人間的這些身體,也和人的肉身一樣遭受苦厄與疼痛。佛關懷人的命運,卻從不淩駕於人類的命運之上。

 

在方所,使我更加真實的碰觸到了蔣晟及他的作品。我想有的藝術家需要停留在他的作品之後,保留神秘感,他們被作品遮隱,是因為他們也是作為作品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有的藝術家需要來到現場,他們從照在洞穴上的影子裡走出來,他們並不是來解除神秘重塑形象的。他們通過自我的闡釋,給了觀者更豐富的空間和更多的權利來解讀其作品。

 

我們在現場,不僅僅只是聆聽和接納,我們作出判斷也經歷辯證。這才是在現場的最重要意義。


蔣晟個展:安靜的瀑布

展期/Date:2015/10/24 — 11/15

地址/Adress: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41號 梵幾客廳國子監店

主辦單位/Sponsor:北京梵幾客廳

 

 

佛教有“觀想”一說,即集中心念反觀和回想某個對象。而通過反復的觀想這個對象,你將熟悉並且成為那個對象,比如,佛教徒觀想自己的上師所做的德行,欲成為像上師那樣的人;僧眾觀想佛陀的慈悲與智慧,模仿佛陀的行為、語言、意圖;也有平常人觀想家庭、事業、錢財、名望等等,而成為不同性格的人。我觀想“安靜的瀑布”,塑造出了“釋迦摩尼半跏趺坐像”系列。

 

2010年,我創作的木制釋迦摩尼佛被很多朋友記住,這尊佛像的底座很長,可能是被記住的原因之一。當然被拉長的不僅僅是底座,我對長線條有特別的偏愛,我覺得一堆雜亂的東西被理順了,安靜就自然顯示出來,長線條就是被理順了的結果,就像女孩子梳頭發那樣。與長線條相互呼應的是“瀑布”,我觀想一面從極高處向下流淌的“瀑布”:“水流”(衣領至裙擺上半部分)自上而下筆直傾瀉,“水波紋”(裙擺)由內向外擴散開,造型上因此形成一個自然的鬆緊關係。

 

 

除此之外,在進行這尊佛像的創作時,我也做了另一種觀想:安靜。我有意觀察生活中特別安靜與放鬆的人,其中多為僧人,觀察他們說話的狀態,相互打招呼的狀態,什麼也不做時的狀態,尤其當我在實際雕刻時,更是反復去體會這種狀態,希望能表現佛像的寂靜、放鬆。而最後,技巧性地把佛像的臉部和身體做到完全的對稱,莊嚴的神性也顯現出來了。










群展: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

展期/Date:2015/10/23 — 11/27

地址/Adress:浙江省無錫市濱湖區馬山古竹路8號靈山梵宮

主辦單位/Sponsor:中國佛教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

承辦單位/Organizer: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無錫靈山書院

贊助單位/Supporting Agency: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藝術)是中國當代佛教藝術活動中的一件盛事,集中體現了當代藝術家在佛教藝術上的創作水準,作為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專題展之一,將於2015年10月23日上午在無錫靈山梵宮開幕。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是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共同創辦,旨在弘揚展示中華佛教文化魅力,呈現中國當代佛教藝術所取得的成就,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藝術水準最高的佛教藝術展。

第二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由中國佛教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城市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無錫靈山書院承辦,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提供部分資金支援。

展覽的主題為“佛在我心”,以空靈、智慧的立意使藝術家在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充分、自由地表達對於佛教藝術的理解與情感,展現自身的才華,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佛教藝術。第二屆展覽參展作品近百件,既有以傳統手法塑造的如法造像,呈現了藝術家一以貫之的靈魂追求外,充分體現了今天的藝術家在資訊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對於佛教造像藝術創作的堅守與創新,在佛教題材作品創作上更鮮明的藝術語言和更個性化的對佛教的理解。

本屆展覽為期一個月,在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後,將於10月27日向公眾開放。

 

(封面攝影:Nick & Carol)

蔣晟畫片作品《流浪的神明》簡述

人對神明的精神依賴和敬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蔣晟畫片作品《流浪的神明》中,那些恭敬的被擺放在寺廟內的被閒置或遺棄的神像,無疑是現代人在傳統民間文化面前複雜心情的寫照。

 

 

以下文字摘抄自《流浪的神明》

 

“自2012年起,我將目光投向寺廟裡一個很獨特的群體——閒置的神像。這些神像,除了佛像、菩薩像,還有土地爺、財神爺之類的神明。由於破損、陳舊等原因,它們被信徒從家中帶來,放置在寺廟的一些特定區域(比如山洞內、岩石下)。俗語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寺廟顯然是這些神明最理想的“託管所”。被送到這裡之後,任何人都可以把它們再請走,然後供起來。於是,這些神明又從方外回到了塵間。”

 



“我把这些闲置的神像称为——‘流浪的神明’。其实,它们一直在流浪,从设计者到雕刻者,再到商家、恭请者,乃至到寺庙,又到恭请者,流浪是它们的主要状态。”




“2012年8月,我隨團隊開始記錄廈門寺廟及周邊地區被民眾閒置的神像。我稱呼這些神像為“流浪的神明”,一方面,這些神像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被人們擱置在清淨處(寺廟或者野外),它們也隨時可能被其他人請走;另一方面,作為佛教徒,或者作為雕刻佛像的工匠,我對這些被大量遺棄的神像持有一種敏銳度:急劇增加的閒置神像已經形成,並等待孕育著它們的土地消化,那麼,承載著人們信仰與希望的它們,為何會被擱置放棄呢?寄宿在它們身上曾經種種的價值觀,最終流浪到了哪裡?”

 

 

“在信仰薄弱的年代,對‘流浪神明’的記錄是對這個時代神像使用者精神面貌的描寫。我們把部分具代表性的神像從放置它們的地方一一請出,擺放至臨近的平臺拍照存檔,然後再歸回原位擺正。許多時候,神像被隨意堆積在一起,我們需要花費除攝影外更多的精力去整理它們。這組作品由攝影師許曉東與謝少傑分不同時段在廈門南普陀寺拍攝。”

 

 

“希望讀者們在閱讀本書時能感受到本書的一個特質:以主觀視角呈現客觀事實,或者說,以一個佛教徒的眼光,通過對現實事物的整理,去呈現一個由佛教所描述的世界觀:世間種種事物皆逃不過生滅變異,大眾心目中神明的形象亦是如此。”





“在這裡,我依舊是那個被選擇的傳遞者,藝術家的自我在這裡似乎顯得不那麼重要,與其說是進行一項藝術行為,不如說正進行著一場宗教儀式。換做是佛教徒,也理所應當這麼做。為大眾服務,仍需要點妥協,佛教觀念為《流浪的神明》帶來的,就是這般覺悟。”

 

 

《流浪的神明》參與人員名單

 出版人/總編輯:蔣晟

攝影:許曉東、謝少傑

裝楨設計:郭曉

編輯助理:楊靚、代龍、黃曉偉

英文翻譯:Viia Beaumanis(加拿大)

校對:慧怡、慧定、陳晨、安妮

佛洞位置圖繪製:盧朝暉

特別感謝:邱俊傑、陳晨、萬一方

 

發行:蔣家班佛教造像工作室






蔣晟個展:為佛造像

展期/Date:2015/7/16 — 8/1

地址/Adress:福建省廈門市元簹路 1 — 113 西提別墅

主辦單位/Sponsor:廈門隆領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我不認為佛的形象是多麼的超脫生活之上,他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人的形象。” ——蔣晟

 

關於佛造像的緣起,在《造像度量經》中有這樣一段經文: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諸菩薩聲聞弟子,一切天人龍神,無量眷屬大眾具,正乃世尊因為母說法,將升忉利天土時,爾時賢者舍利弗向佛禮敬,而作是言: “世尊不住世間,若有善人不勝懷慕思親世尊,願造容像者,則其法如何為之?”佛言:“善哉,舍利弗!我今暫升天土,未旋斯間,或示無餘涅槃之後,若有善人思親瞻仰,及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願造容像者,則須尊准度量法為之。”

 

這裡記錄了佛陀與弟子的一段對話,提到當佛陀不在世間,弟子與世人思慕佛陀時,世人即可遵照一定的標準塑造佛陀的形象,以供瞻仰。後面發生的事表明這是很有預見性的。據佛傳記載,佛陀上忉利天后,優填王懷想憂思,請目犍連尊者升天見釋迦,以純紫丹檀造如來結跏思惟像。這是最早的佛雕,也是最重要的聖像。不久,波斯匿王聞訊也仿此作了金身如來像。

 

在此類記錄中顯示,佛像的製作有別於其它的雕刻形式。從材料、顏色的選擇,到佛像的姿態、尺寸等等,都含有嚴肅的象徵意義。如古希臘羅馬的諸神塑像,如“曼提克洛斯的阿波羅”,雅典衛城的“菲迪亞斯”等等。這些“不朽”神像的形體比例與形勢美感,以及傳神的姿態,不僅在藝術家眼中是完美的,而且,對普通民眾來說,她們更是寄託著精神慰藉的活靈活現的神靈。

 

當藝術遇到信仰,會是怎樣的表達?帶有母性光輝的瑪麗亞,替人類背負十字架的基督……似乎,所有的形式法則都圍繞著信仰,圍繞著精神與靈魂的需求。
佛造像,亦複如是。

 

 

一  蔣晟與佛造像

 

蔣晟與他的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在蔣晟的大學時代,母親曾對他說,既然是佛弟子,就做佛像吧。一句簡單的囑咐,開啟了蔣晟佛造像的藝術生涯。畢竟,在現當今藝術界,尤其是雕塑界,更多的是城市雕塑的從事者,或更多是個人藝術風格化的張揚表現者,也不乏為市場與生活而折腰者,卻少有如蔣晟這般能夠讓自己安靜、沉澱的造像者。

 

佛像有法度,它的造型與面容必須能夠讓人感受到寧靜與祥和,應該說,佛像本身先是信仰的載體,再是藝術的行為與審美。佛教藝術脫胎於宗教的膜拜儀式,有一定的題材,而不同的題材也有不同的含義,如佛,菩薩,或手相,坐姿,法器等等,各個時代對這些題材的演繹也有所不同。在外來風格的影響中,佛教由印度,西域經陸路或海路南北兩道而來,中與西的風格的妥協,融合。因此,藝術家不能夠為所欲為的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要將內心淨化,才能夠創作出安然,寂靜的佛造像,或者應該說,佛教藝術不能任憑個人想像而創造,而須嚴謹的參照信徒們崇拜的偶像下刀筆或造形象,世代相襲,古時工匠很少在雕刻上銘刻名字,所以佛教雕刻的個人風格演 變也無法考究,相反,在一定的地域時期內,可是尋找到共通的風格與風貌。造像的莊嚴美好,則是歷代廟堂信眾所一直追求與膜拜的。

 

若從另一重文化的角度,漢地佛像與藏式佛像或南傳佛像有很大的區別,也就是佛教進入中國的漢化,漢地民眾對於偶像信仰的需求,佛像起了變化。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提出:“中國文化不是一種漫無目的的,又漫無止境的向外追求,也就是所謂權利與意志的向外征服,又不是一種醉生夢死,偷安姑息的無文化理想的雞彘生活,而是一種和平的文化,富有哲理的人生感受。”因此,漢地佛像開相(為佛,菩薩開臉)對比于藏式或南傳佛造像的威儀與對度量經的尺度精准的苛求外,漢地佛像更具備了一絲人間情味,也就是在漢地佛教文化體系中,佛與眾生,眾生與佛的無二無別,金剛怒目,菩薩垂眉,每一種形象,都包含了對人間慈悲攝受。因為宗教的信仰,從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的探尋,轉移到了日常。

 

 

二、蔣家班式佛像 

 

據《華嚴經》載記:“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也就是眾生頂禮膜拜的佛陀,具有凡人所不具備的莊嚴圓滿無漏的智慧德相。然而蔣晟在談到他的佛造像時,曾說:“我不認為佛的形象是多麼的超脫生活之上,他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人的形象。”然世間的俗人,怎麼會有佛陀的面容圓滿呢?這也正是蔣晟的造像區別於其他形式造像的意義所在。


蔣晟的佛造像具有強烈的形式感。他的造像作品在造型上趨近北魏時期的瘦骨風,比例拉長,用衣紋形成有序列的鋪排裝飾,在空間與光影的襯托下突出了佛造像的超然與淡泊,他打破了宗教的語境與造像符號化的模式,他的造像不再是因為造像模式的一種刻板的複製,而是以一位虔誠的信仰者的身份,將情感附著其上。佛,真實的意義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佛陀,是證悟了宇宙生命的真相,脫離了煩惱與輪回,而進入無餘涅槃的覺者。而佛的真正教化則是每個生命或者每個人,都具備成佛開悟的潛質。因此,佛像,他是開悟的人像。是沒有煩惱與憂愁,帶著歡喜與悲憫的“人”的形象,他是喜樂無礙的。佛,在另外一層意義來說,是完美的人。也正是這樣的初發心,蔣晟的佛像,在飽滿的帶著微笑的嘴角,或者在垂目的眉宇之間,瞭解他的朋友,都會在他的造像作品中找到那似曾相似的面容。慈悲的眼神與善意的帶著溫暖的笑容,是每一位眾生所具有的,這也正所謂“眾生平等”。


所謂“最美好的人像”,不僅僅是美麗的人,而是在生活中發出內在的善。佛教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美好,則是內心的純與善,除去紛雜與煩惱後的清涼,蔣晟捕捉的生活中的美好的人的形象,並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某一個感官的美,而是蔣晟作為一名藝術家,本能的將他身邊的人善意的記錄下來。佛教的唯識宗認為: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心存美好的事物,那麼所見的客體的事物也是美好的。用善意與關懷的心去觀察周遭的
一切人與一切事,以還在輪回中迷茫,奔波著的芸芸眾生。這是他本身作為佛教徒內在的精神體驗,或者說是一位藝術家因為信仰而開啟的一種美的覺知,也許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覺知。帶著審美的心去感知身邊一切生命的美,沒有疏漏與瑕疵的完美的人,那便是證悟的佛陀,也可能是尋聲救難的,覺有情世間的菩薩。


宗教的藝術從神本主義走向人本主義,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基督教藝術,還是中國宗教藝術,與其說是對神靈的希求,不如說它更多的是對人生,社會與自然中未知關係浮泛的人文的解說,以在文化形式上找到人生的寄託,中國漢地佛像的創造,是這種特殊文化上的反應。改造偶像很難,偶像的改造是牽動整個民族文化對人的形象的總體把握,從直觀到審美,從外表到理念的牽涉,中國漢式的佛像完整的保存了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而創造了最廣泛的感人的形象,首先他的美的輪廓符合了民族對於美的認同,善意的眼神與微翹的嘴角,那一份超然的圓融自在,帶著無限的慈悲與親和,讓佛的形象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深入人心,這也正與蔣晟所言的,佛像,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人像相契相合。


蔣晟的佛造像,超然又帶有人間情味。他在個人的工藝製作中,對傳統工藝的重視與學習,是他本人精進勤奮的地方。他曾經走訪過眾多的民間匠人,學習他們對不同材料工藝的把控。畢竟,造像自古就有,他是一門技藝與文化的傳承。他在與筆者談到匠人與藝術家的區別時,曾說:“工匠與藝術家不同的是,工匠在工作中沒有判斷與選擇,會根據客戶與訂制者的需求,而藝術家更注重于“生命的體驗”,在製作中有選擇有理想。”這種“生命的體驗”,正是鑄就了蔣晟佛像藝術的生命源泉,或者說他的佛造像,更加含有了他個人的宗教體驗,他用心在製造最完美的人,在捕捉身邊的美好,而沒有禁錮在一定的模式之下,進行無盡的複製。他從現實中人的形象中發現美的綜合體,那帶著氣血的,蒸騰的,鮮活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中最神聖的美好,然世人卻以為無上的完美在世間不存在,其實,這份完美存在於每一個圓融的生命體中,蔣晟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平時,平常中的美記錄下來,也就成為了他的佛造像。


蔣晟在瓷與木,或者在大理石等等的材質中,表現佛造像。在他的眼中,工具,技法,材質等等都是輔助完成佛像的手段。而瓷也好,木也罷,最終都是為了最後的圓融與美好。蔣晟本人更加注重傳統工藝的傳承,他更加關注于工匠的技藝手法,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佛像。他的佛造像是寧靜的,空寂的,純粹的,細膩的,他不認為造像是神秘的不可觸摸的神性的載體,而是活生生的帶有生命血肉的,情感的人。無論是寂靜歡喜的釋迦牟尼佛,還是喜樂無憂的自在觀音,還是威儀從容的地藏王菩薩,都可以尋找到人性的影子,那世間生活中的人,他可以是威嚴的父親,或者是慈愛的母親,也或者是熱戀中的愛人,抑或純真無邪的孩童,佛菩薩,不在西天,就在身邊,這是一種禪悟的感觸。在西方美術史中,很多畫家在創作基督與聖母的形象時,他們也會在現實的生活中,尋找最為真實的形象,因為最真實的,也就是最為動容的,那是出自於生命的本真與最真切的生活體悟。聖母不一定在高高的殿堂,她可以是鄉間野徑上農作的婦人,也可能是等待丈夫販貨回歸的商賈少婦,或者也可能是以擠牛奶為生的農家少女。因此,蔣晟的佛造像,將經文中寂靜歡喜的極樂佛國融入到現實的平常世界,將塵世間最美好的印記融入虛空中的淨土。因為最美好的人,在一顰一笑中,在舉手投足間,定會去除那污濁的塵勞,清新不染。


佛像存在的本身,則是連接信眾與偶像修行的載體,儘管在《金剛經》中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本為水月鏡花的泡影之夢,相亦是瞬息萬變的,然真相與實相則是那一份出離煩惱的空寂與喜樂,而佛菩薩的形象,正是在向世人傳達著喜樂的美好,傳達著無盡的悲憫與慈愛。


造佛像的無名氏時代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已經慢慢的逝去,或許蔣晟的佛造像會成為也一定能夠成為一種體系,就如曾經的“樣式雷”,出生於藝術世家的蔣晟,在他的佛造像生涯中,亦會因緣和合的形成樣式的班體,“蔣家班”的“蔣家樣”,因為這種帶有個體生命的,鮮活情感與虔誠信仰注入的佛造像樣式,與隋唐時期中國如史詩般的石窟藝術進入了同一種語境。造佛像,是一份願心,佛法曾教言:“初發心,成等正覺”。蔣晟的法名為慧晟,他曾發願今生創作佛造像。早在東魏時期,比丘慧成發願造像,慧晟,慧成,許是巧合,但是,當藝術家或者工匠的個體不再只是重複無情感生命狀態的佛像模式,或者不再只為經濟利益而發心造像時,他手中的佛造像一定是灌注於個體的生命情感的。而且,這種純化的,個體的生命情感,越能連接與淨化整個宇宙。


站在蔣晟的佛造像面前,喧囂的世界霎時變得安靜與清涼。

 

 

作者:高斯琦,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講師,藝術評論者。